中国瞄准稳定币以打入250万亿美元支付市场

5 小时前
閱讀 3 分鐘
1 視圖

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提议

在新经济智库举办的一次闭门研讨会上,前副财政部长朱光耀提议将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纳入中国的顶层金融战略,理由是美国政策的变化和全球稳定币基础设施的崛起。根据新经济智库的说法,朱光耀专注于法币支持的稳定币,排除了其他数字资产,并探讨了它们在国际金融中的日益重要性。

美国稳定币的影响

朱光耀警告称,美国的稳定币,尤其是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可能是美国货币战略的延伸,代表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第三阶段”。原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于1944年建立,将全球货币与美元挂钩,而美元又与黄金挂钩。1971年,黄金与美元的联系被切断后,美国通过以美元计价的石油贸易维持了其主导地位。

今天,朱光耀认为,美元支持的稳定币是维持这一地位的新机制。根据所提供的数据,预计到2024年,稳定币的交易量将达到27.6万亿美元,超过Visa和Mastercard,而跨境支付则超过250万亿美元。美元仍然是主要的结算货币,在5月份的SWIFT交易中占近一半。

美国监管行动的影响

朱光耀表示,最近美国的监管行动,包括6月通过的Lummis-Gillibrand支付稳定币法案,表明美国正在努力将基于美元的稳定币整合到其监管框架内。该法律要求所有此类稳定币必须由流动性充足的美国资产完全支持,并由持牌实体发行,从而增强美元流动性并扩大其域外影响力。

他还提到美国财政部关于黄金重新估值的讨论,以及美联储放宽银行资本准备金规则的迹象,认为这是协调财政再校准的迹象,可能是为了适应稳定币的增长。

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方向

关于人民币国际化,朱光耀提出了中国的三项政策方向:

  • 将香港视为新稳定币条例下的监管沙盒;
  • 开发离岸和国内的人民币稳定币;
  • 监测美国监管机构如何执行法币支持的稳定币规则,包括对外国发行者的限制。

他最后表示,“

这必须成为我们国家金融战略的一部分

”,强调在中国货币框架下发展稳定币的重要性。

稳定币的全球支付潜力

将人民币支持的稳定币整合到全球支付中,可以使结算渠道多样化,超越SWIFT和CHIPS,特别是在中国已建立贸易或基础设施联系的地区。如果设计能够与外国平台互操作,同时遵循国际审计和储备标准,中国的稳定币可以作为一种工具,实现逐步的货币国际化,而无需与完全可兑换性相关的资本账户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