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WIFT与以太坊的合作
SWIFT,全球金融信息传递的支柱,已开始在以太坊的第二层网络Linea上测试链上支付和信息传递。这一举措标志着传统金融与区块链之间的更深层次整合。根据报告,该项目涉及超过十家全球银行,包括法国巴黎银行和纽约梅隆银行,并探索使用类似稳定币的代币进行结算。这次试验对SWIFT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进展,SWIFT连接着超过11,000家金融机构,每年处理数十亿条信息。传统上,SWIFT作为一个安全的信息传递服务,负责在银行之间传递支付指令。
重新定义国际支付
SWIFT与以太坊的区块链试点可能重新定义国际支付。初步测试将重点放在链上信息传递和结算功能上,银行间稳定币代币将作为金融机构如何在区块链基础设施上直接结算交易的模型。SWIFT强调,这一努力不仅限于传递数字现金转账,而是扩展其在全面链上活动中的角色。该区块链实验旨在将这一角色扩展到直接价值转移,可能减少对多个中介的依赖,并简化国际结算。
技术优势与隐私保护
值得注意的是,Linea因其zk-rollup技术而被选中,该技术提供低成本、高吞吐量的交易,同时保持以太坊的安全性。其设计还通过先进的加密证明强调数据隐私,这一特性被视为银行在严格合规要求下的必要条件。该实验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实现,但行业参与者表示,这代表了银行间领域的重大技术进步。一位银行消息人士形容这是国际支付的“重大转型”,目前仍依赖于中介和繁琐的传统基础设施。
SWIFT的区块链互操作性实验
与Linea的合作也建立在SWIFT早期区块链互操作性实验的基础上。近年来,该网络与Chainlink合作测试跨链通信解决方案。2023年8月,SWIFT发布了一系列试验的结果,研究如何在公共和私有区块链之间转移代币化价值。当时,该组织表示,这些发现可能有助于消除阻碍代币化资产市场扩展的障碍,为其在全球范围内更高效地扩展创造条件。
以太坊的核心角色
对于以太坊而言,该项目进一步巩固了其在金融实验中的核心角色。由Consensys推出的Linea旨在通过zk-rollups扩展以太坊,其生态系统由LINEA代币支持,奖励桥接到网络上的ETH质押者。通过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同时引入成本高效的结算,第二层平台已将自己定位为传统金融与去中心化系统之间的桥梁。
稳定币的崛起与监管
在加速采用的背景下,稳定币正从小众加密工具转向全球金融的主流,技术、支付和银行领域的采用正在加速。根据Morningstar DBRS,市场价值现已超过2300亿美元,以Tether(USDT)和Circle(USDC)为首。它们的崛起得益于速度和成本优势:与传统的SWIFT或电汇等支付方式相比,交易几乎可以瞬间结算,费用极低,后者的费用可高达50美元且结算时间长达数天。每月交易量激增。Chainalysis数据显示,今年USDT的月清算额超过1万亿美元,而USDC在去年10月的活动峰值超过3万亿美元。
未来的金融体系
监管也在重塑这一领域。继美国在7月通过首部联邦稳定币法案后,银行正在考虑推出自己的代币。分析师警告,广泛使用可能会将存款和支付收入从传统银行转移出去,国际清算银行指出,稳定币已占美国存款的1.5%。大型科技公司也开始关注这一趋势。苹果、Airbnb、Uber和X等公司均已就稳定币整合进行初步讨论,而谷歌云已经接受PYUSD支付。9月16日,谷歌宣布推出一个新的以AI为中心的支付框架,支持稳定币与卡网络的结合,该框架是与Coinbase和以太坊基金会共同开发的。
机构基础设施也在同步扩展。估值达80亿美元的加密服务公司Fireblocks推出了一个稳定币支付网络,参与者超过40家,包括Circle和Stripe旗下的Bridge。该系统支持多种稳定币,旨在用于企业跨境交易,目前在日本进行试点。这些举措共同指向一个金融体系,其中与美元挂钩的数字代币与传统银行系统并行运作,甚至可能形成竞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