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银行对收益稳定币的担忧需要成熟起来 | 观点

1 月前
閱讀 6 分鐘
10 視圖

声明

本文所表达的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rypto.news的编辑观点。

美国银行的恐惧

美国最大的银行正感到恐惧。这种恐惧并非源于金融危机、网络攻击或地缘政治冲击,而是因为收益稳定币为客户支付利息。这种恐惧促使他们竭尽全力阻止收益稳定币进入GENIUS法案,并推动监管机构阻止像Coinbase这样的交易平台向稳定币持有者提供奖励。

华尔街的担忧

华尔街声称,收益稳定币将引发存款外流,从而破坏贷款并使整个金融系统面临风险。这是我们听过无数次的老生常谈:在1970年代货币市场基金推出时、1990年代在线经纪账户普及时,以及在过去十年中金融科技应用出现时,银行的预测每次都错了。

市场份额的威胁

真正的问题在于市场份额。收益稳定币威胁到银行业每年2000亿美元的刷卡手续费和几乎零收益存款的收入。银行不想与新兴竞争者竞争,而是希望监管机构刹车,保护他们的业务。

金钱的恐惧

撇开关于消费者保护的言辞,银行对收益稳定币的恐惧显而易见:金钱。每当客户刷卡时,银行就能获得一笔费用;每当有人将闲置现金存放在低收益的支票账户时,银行则通过将这笔钱以更高的利率再投资获利。稳定币威胁到这两条收入来源。这场斗争是为了保护每年2000亿美元的银行收入。这些担忧可以理解,但游说以维护银行业的利益,最终将使美国在长期内失去竞争力。

创新的扼杀

毕竟,危险在于美国的银行和监管机构可能会扼杀创新,将其推向海外。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消费者和投资者不再局限于国内产品。如果美国阻止收益稳定币在国内存在,客户将会转向外国发行者。

这将是一个双输的局面:美国消费者仍然可以访问这些产品,但创新、税基和监管监督将迁移到国外。

银行的应对

如果美国银行希望保持竞争力,他们需要停止反对创新的游说。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他们发行自己的稳定币或与金融科技公司合作来实现这一目标。唯一阻碍他们的,是惯性,甚至可以说是一种自满。

稳定币的影响

那么,银行声称收益稳定币威胁金融系统稳定的论点又如何呢?这个论点毫无意义,原因很简单:美国客户已经可以接触到高收益的金融工具。货币市场基金、国债和经纪存款提供的收益远高于平均支票账户。事实上,许多银行本身已经允许客户将闲置现金转入货币市场基金,而无需离开他们的应用程序。

因此,认为稳定币以某种方式释放出一种危险的新型金融产品的说法,至少是误导性的。收益产品已经在更广泛的金融系统中运作。唯一的区别在于,稳定币在区块链上运作,使其比传统银行系统更易于获取和更高效。

存款与贷款的关系

同样,银行游说者的一个常见论点是,稳定币将从银行中抽走存款,削弱它们的贷款能力。这几乎是恐吓

银行确实依赖存款,但它们也通过批发市场为贷款提供资金:回购协议、商业票据和银行间借贷。如果一些存款转向稳定币,银行可以轻松利用这些其他流动性来源。认为存款的边际下降等于信贷紧缩是完全错误的。

历史的教训

历史证明了这一点。几十年来,货币市场基金、预付卡、经纪人扫账和金融科技应用已经将客户资金转移出银行。然而,贷款市场依然强劲。稳定币只是新一代竞争者,继续在不破坏系统的情况下蚕食存款。

创新的共存

这并不是银行第一次对新金融工具发出末日预言。当货币市场基金在1970年代首次推出时,银行警告传统银行即将崩溃。政策制定者被告知,允许货币市场基金将会在金融系统中引发混乱。

实际上发生了什么?存款确实流出银行,但系统适应了。银行通过推出新产品、调整资金结构和寻找竞争方式来应对。金融系统得以演变。

未来的选择

1970年代的教训很简单:将收益传递给消费者的创新并不会摧毁银行;它们迫使银行进行创新。收益稳定币只是货币市场基金的21世纪版本。它们代表了一种新型金融工具,迫使传统参与者进行现代化。

在本质上,这场辩论关乎竞争的精神。稳定币只是银行最初抵制但最终学会共存的一系列创新(信用卡、在线经纪账户、金融科技应用等)中的最新一项。每一次,末日的预测都被证明是错误的。每一次,金融系统都适应了。

收益稳定币也不会例外。它们不会崩溃银行系统。它们将挑战银行系统。从长远来看,这是一件好事。

银行可以继续浪费精力游说国会和监管机构来保护他们的利益。或者,他们可以拥抱未来,进行创新,真正凭借优质服务来争取客户。如果他们真的相信美国金融的实力,选择应该是显而易见的。

哈宾德·利卡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