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加密货币僵局源于文化,减税无法解决问题

7 小时前
閱讀 5 分鐘
1 視圖

引言

以下文章为Maksym Sakharov的客座文章及观点,他是WeFi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上个月,日本金融服务局提议对加密货币进行全面重新分类,计划对数字资产收入征收20%的统一税率,并帮助引入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长期以来,该国的累进税制对加密货币收益征收高达55%的税率,许多人认为这使得投资加密货币变得相当不具吸引力。

制度化的惰性

然而,这并不是日本潜在比特币ETF批准道路上的唯一障碍,甚至不是最紧迫的问题。去年底,首相石破茂似乎对加密货币ETF的想法表示怀疑,质疑政府是否应该像对待传统投资一样推动数字资产。由于在一场激烈的选举中失去了上议院的多数席位,执政联盟距离维持优势所需的50个席位仅差三席。

然而,即使在政治控制岌岌可危的情况下——石破誓言无论选举结果如何都将继续留任——有一件事始终如一:日本根深蒂固的谨慎态度。

石破对ETF批准的模棱两可态度只是更深层次问题的一个症状。该国的监管反应不仅仅关乎消费者安全,更是对风险的根深蒂固的抵制文化。这种心态,而非备受诟病的55%加密税,才是真正扼杀创新的因素。

讽刺的是,日本曾经在邻国如韩国和香港之前走在前面。早在2017年,它就承认加密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并建立了一些世界上最早的监管框架。

此外,在2024年第二季度,Metaplanet启动了一波日本上市公司购买比特币的浪潮,截至目前已积累近20亿美元的比特币储备。更重要的是,在稳定币和加密支付基础设施的发展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住友三井与Ava Labs和Fireblocks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准备发行与法币挂钩的加密货币。

官僚迷宫与创新的平衡

然而,在这些看似成功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个扼杀企业的官僚迷宫。在现行框架下,渴望提供虚拟资产服务的小型初创公司发现很难满足包括大量文档、当地银行账户、日本合规团队以及至少1000万日元资本等严格要求。有人可能会辩称,这些规则是为了保护用户,这一点是合理的。但难道在消费者保护与创新之间就不能找到一个平衡点吗?

这几乎让人感觉金融服务局正在将监管者与建设者隔离开来,文书工作者在没有经过现实技术约束的压力测试的情况下制定规则。

改革路线图

如果税收真的是Web3创新的真正障碍,金融服务局的提案改革将会引发一场繁荣。

为了从合规转向竞争力,日本需要重新审视一些长期以来的做法。首先,政府必须结束预先批准的模式,采用一种更快速的系统,让交易所能够在后期审核的情况下发布代币。在这里,代币只需满足基本的披露和安全认证要求即可上市。全面的监管和技术审计可以在上市后30天内进行。

这样,投资者的保护仍然通过可执行的审计制裁和退市权威得以保留,同时大幅缩短上市的前置时间。

该国的监管机构还必须推出动态沙盒,利用零知识证明进行隐私安全验证。同时,也需要国家资本注入。日本可以创建一个5亿美元的金融服务局匹配基金,直接支持符合安全基准的Web3初创公司,从而有效地让其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利益。

最后,为了促进合作并摆脱官僚孤立,金融监管机构可以在其顾问委员会中加入科技创始人。这将使其能够第一手了解行业痛点,从而能够以最终用户为中心来制定政策,而不是采取防御性、维护现状的原则。

结论

这些并不是激进的要求。在目前全球领先的加密货币采用的司法管辖区中,这些做法已经成为标准。

建设者们正在关注。如果像“日本第一”这样的民粹主义政党在选举中获得支持,政治风向正在发生变化。如果石破的联盟垮台,新政府可能会迎来一个更友好的创新时代。但前提是日本的监管者必须摆脱其风险厌恶的基因。如果没有这种转变,税收改革将只是表面功夫,ETF将继续处于停滞状态,而日本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早期优势将逐渐消失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