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与去中心化金融的身份检查
美国财政部正在探讨是否应将身份检查直接嵌入去中心化金融(DeFi)智能合约中,这一举措引发了批评者的警告,称其可能会重塑无权限金融的根基。上周,该机构在《美国稳定币法案》(GENIUS Act)下启动了咨询,该法案于七月签署成为法律。该法案指示财政部评估新的合规工具,以打击加密市场中的非法金融活动。
身份凭证的嵌入
其中一个想法是将身份凭证直接嵌入智能合约中。实际上,这意味着DeFi协议可以在允许交易进行之前,自动验证用户的政府身份证、生物识别凭证或数字钱包证书。支持者认为,将“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检查嵌入区块链基础设施中,可以简化合规流程,并将犯罪分子排除在DeFi之外。
AML提供商SmartSearch的首席产品官Fraser Mitchell在接受Cointelegraph采访时表示,这些工具可以“揭示那些使这些网络对犯罪分子如此有吸引力的匿名交易”。他指出:“实时监控可疑活动可以使平台更容易降低风险,检测并最终防止洗钱者利用他们的网络来洗涤一些世界上最严重犯罪的收益。”
隐私与监控的权衡
Mitchell承认隐私的权衡,但认为解决方案是存在的。他表示:“只应存储监控或监管审计所需的必要数据,其余数据应被删除。任何持有的数据都应在行级别加密,从而降低重大泄露的风险。”然而,批评者表示,该提案有可能削弱DeFi的核心。Ubuntu Tribe的首席执行官Mamadou Kwidjim Toure将这一计划比作“在每个客厅里安装摄像头”。
“在纸面上,这看起来像是一个整洁的合规捷径。但你将一个中立的、无权限的基础设施转变为一个由政府批准的身份凭证所限制的环境。这根本改变了DeFi的本质,”Toure对Cointelegraph表示。他警告说,如果生物识别或政府身份证与区块链钱包绑定,“每笔交易都有可能永久追溯到一个真实的人。你失去了匿名性,进而失去了在没有监控的情况下进行交易的能力。”
金融自由与隐私权
对Toure而言,风险不仅仅在于合规。“金融自由依赖于私人经济生活的权利。在协议层面嵌入身份信息会侵蚀这一权利,并创造出危险的先例。政府可能会审查交易、列入黑名单钱包,甚至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征税。”
排斥与数据安全
另一个担忧是排斥。全球仍有数十亿人缺乏正式身份证明。如果DeFi协议要求政府签发的凭证,整个社区、移民、难民和无银行账户的人群可能会被锁定在外。
“这可能会限制那些希望保持匿名或无法满足身份证要求的用户的访问,从而限制DeFi的民主性质。”
数据安全也是一个焦点。将生物识别数据库与金融活动关联可能使黑客攻击的后果更加严重,在一次泄露中暴露资金和个人身份。
隐私保护工具的潜力
批评者强调,选择并非在犯罪避风港和大规模监控之间是二元的。隐私保护工具,如零知识证明(ZKP)和去中心化身份(DID)标准,提供了在不暴露完整身份的情况下验证资格的方法。
通过ZKP,用户可以证明他们不在制裁名单上或已满18岁,而无需透露他们的身份。DID框架允许用户持有可验证的凭证并选择性地披露它们。“用户持有可验证的凭证并选择性地披露,而不是静态的政府身份证,”Toure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