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S公报提议重塑加密货币反洗钱措施,采用合规评分

5 小时前
閱讀 2 分鐘
3 視圖

国际清算银行(BIS)关于区块链技术的提议

国际清算银行(BIS)经济学家发布的一份文件提议利用区块链技术作为交易历史记录,以克服当前反洗钱(AML)措施在处理去中心化资产(如加密货币和稳定币)时所面临的局限性,从而保护出金机构。

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结合

加密货币和稳定币的快速发展促使传统金融机构实施新概念,以防止其被用于非法目的。该文件建议为每个加密地址确定反洗钱(AML)评分,帮助机构应对合规问题。

公报的核心内容

公报标题为《针对加密资产的反洗钱合规方法》,评论了当前评估加密资金是否合法的方式的低效性,因为这些方式依赖于去中心化、不可确定的操作方,如验证者或矿工,来转移这些资金。

经济学家呼吁利用相同的结构来评估与特定钱包地址或交易相关的风险,以使加密货币免受传统反洗钱方法的影响。

交易历史的透明性

公报强调:“由于区块链上的交易完整历史是公开可用的,这可以为评估特定加密资产单位与过去或当前非法活动的关联程度提供信息。”

所提到的AML评分将基于这一交易历史发布,评分范围为0到100分,持有100分的地址被视为最干净,而0分则被视为风险最高

银行平台的应用

这将帮助作为出金点(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法币的地方)的银行平台评估是否应完成请求的交易,或拒绝与被标记地址的互动。该文件解释道:加密交易所、稳定币发行者和银行可以通过考虑最低反洗钱合规评分要求来应用保护措施,以防止来自非法活动的资金进入传统货币体系。

不同机构的风险容忍度

不同机构对高风险地址的容忍度会因其运营原则、司法管辖区和监管框架而异。例如,出售礼品卡的商店对高风险地址的容忍度可能高于提供加密投资选项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