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货币安全现状堪忧——关注错误的风险

7 小时前
閱讀 5 分鐘
2 視圖

加密货币投资者的损失

在2025年上半年,加密货币投资者因黑客攻击和诈骗损失了25亿美元,而行业却继续投入数百万美元用于安全徽章和审计报告,这些措施并未能有效阻止任何一次网络钓鱼攻击。仅网络钓鱼攻击就造成了4.1亿美元的损失,但资金仍然流向错误的解决方案。尽管这些数字已经得到确认(实际损失可能更高),行业依然沉迷于智能合约的漏洞。

安全支出的巨额投入

尽管基本的代币审计费用在8000到15000美元之间,复杂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审计费用甚至高达150000美元以上,但这些审计并不能保证平台的安全。然而,项目方仍然在这些审计上花费数百万美元。2022年的情况尤为严重,在28.1亿美元的黑客攻击中,超过91%的被攻击项目都进行了审计。

审计主要关注智能合约中的漏洞,如重入攻击、整数溢出和权限问题。这些缺陷固然重要,但并不是导致用户账户被掏空的根本原因。真正的资金损失是通过网络钓鱼邮件、假应用下载和恶意交易批准实现的。再多的代码审查也无法阻止用户将钱包连接到一个恶意合约上。

审计徽章已成为营销奖杯,项目方用它们来安抚投资者并为代币发行辩护。但它们创造了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同时让真正的攻击途径处于失控状态。银行早已意识到,欺诈问题不能仅靠文书工作解决——它需要实时防御。而加密货币行业仍在展示六个月前的PDF报告,仿佛这些报告是防弹背心。

诈骗已成为工业化

加密货币诈骗不再是小作坊式的产业——它已成为一个经济体。网络钓鱼即服务平台提供工具,帮助诈骗者扩大规模。复杂的诈骗工具自动化处理从钱包弹窗到交易提示的所有环节。假应用几乎完美地模仿真实应用。这不仅仅是少数机会主义黑客的行为,而是一个有组织的基础设施,旨在利用Web3中最薄弱的环节:人。

Web2假设罪犯的存在,并据此建立保护机制。除了传统平台如Apple Pay、PayPal、Venmo,甚至电子邮件提供商都部署了自动欺诈过滤器,阻止可疑活动,并默认保护消费者。加密货币则颠覆了这一模式。用户承担了全部责任。一次错误的点击、一个拼写错误、一个恶意签名,资金就会永远消失。没有欺诈热线可拨打,没有争议处理程序,完全没有安全网。

信任缺口

这种感知安全与实际安全之间的差距对市场的接受度造成了毒害。零售投资者对进入一个安全依赖于个人完美警惕的市场感到犹豫。机构投资者看到同样的局面,选择远离,不愿意将资本暴露在没有欺诈控制的系统中。

这不仅关乎保护用户——还关乎保护整个资产类别的信誉。安全表演侵蚀了信任。每一次网络钓鱼攻击都在加大加密货币的承诺与用户的实际体验之间的差距。

前进的道路——真实的解决方案,真实的部署

许多主要钱包中部署了旨在减少欺诈的工具,但年复一年的损失仍在上升。市场上大多数解决方案充其量也只是中等水平,而那些真正能产生影响的解决方案却没有得到足够广泛的部署,无法在整体数字上产生实质性变化。结果依旧:用户仍然是最薄弱的环节,数十亿美元在网络钓鱼攻击和诈骗中消失。

如果每一笔交易都像俄罗斯轮盘赌一样,主流采用将永远无法实现。零售和机构投资者不会信任一个错误点击就能抹去他们资金的系统,而行业对徽章和审计的依赖并未解决这一根本脆弱性。真正的前进道路不是华丽的营销或更多的文书工作,而是部署真正能在规模上保护用户的安全解决方案。直到行业将真正的防御置于表面之上,损失将继续,信任也将始终遥不可及。

免责声明:本文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并不一定反映Cryptonews.com的观点。本文旨在提供对其主题的广泛视角,不应被视为专业建议。